您好!欢迎访问KU体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专注精密制造10载以上
专业点胶阀喷嘴,撞针,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13899999999
13988888888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KU体育新闻

KU体育新闻

KU体育“四轮驱动”巧经营 汽配台企走上发展“快车道”金太阳

更新时间  2024-04-23 20:49 阅读

  KU体育重庆元创总经理陈振丰认为,正是依托内需市场的定位,使企业得以在危机中稳步发展。(中国网杨丽摄)

  中国网5月26日重庆消息在重庆元创汽车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模具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生产组装,热火朝天的景象不逊室外山城的天气。在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国际汽车行业遭受重创甚至跌至冰点,重庆元创却依托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得以逆势上扬,以1.9亿的年产值爆出满堂彩,并且在2009年持续高走。

  对于无数仍在金融危机中摇摆坚持的台商看来,重庆元创无疑是成功而幸运的企业。这家主营汽车模具、配件的工装厂,从2002年扎根西南以来,借助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势头和西部的优惠政策,企业不断扩充迅速发展,成为重庆地区同行业的翘楚,达到在拥有9家工厂的规模。

  即使在汽车制造业国际环境风雨飘摇的2008年,元创仍能“逆势飘红”,总经理陈振丰认为,正是依托内需市场的定位,使企业得以在危机中稳步发展。“元创的外销订单只占公司业务的5%。”陈振丰曾预估2010年中国汽车的生产目标会达到一千万辆,“但现在看来,这一目标今年就能达成。” 汽车产量激增,让从事汽车工装、模具制造的发展空间随之加大,2008年,元创的单子多到甚至需要拿回做。

  另一方面,“汽车下乡”的政策也正在为企业2009年的发展带来新一波动力。元创作为与国内多家汽车厂商有着稳定合作关系的配套供应商,早已成为“汽车下乡”的间接受益者。而汽车下乡政策催生很多企业开始大量开发适合农村使用的新车种,让其再尝甜头。“元创是西南地区为数不多可以整车开发重型卡车的企业,目前,为上汽等企业代工的重型卡车已经上轨,预计很快就能进入广大的农村市场。” 陈振丰说。

  而早在2006年,经过国家开发银行的评估确认,重庆元创顺利5000万,用于加快设备的更新升级。元创利用这笔资金购买了很多当时在重庆地区甚至工装行业尚无的先进设备,丰满羽翼,加速发展,先人一步在西南地区奠定了市场位置。陈振丰认为:这也让2008年面对大环境压力时,企业可以凭借此前积累的规模优势、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团队成功因应危机。

  有了资金、市场和政策的“三保险”,元创在2008年的成功越冬显得顺利成长,生产经营的前景也一派乐观。但陈振丰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在陈振丰看来,即使是重庆这种汽车制造的重镇,当前汽车制造的产业链也尚未齐备,“如果以年产量一千万辆来计算,就要求工装和其他的配套产业、供应链更加紧密,以保证行业的正常供需关系,但目前产业链仍然相对分散,提升空间很大,这给元创开辟了发展空间,也为沿海装备工厂的转移提供了机会。”

  元创目前就着力在西南地区培育相对集中的汽车工装产业供应链,这种聚合效应已经吸引了很多工装企业落户重庆求发展。“汽车制造的供应链很庞大,甚至包括为汽车产业提供电子化设备的相关电子产业,IC芯片生产厂都会在重庆找到新的位置。”陈振丰认为,由此带来的聚合效应,不仅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整个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更加合理、永续。

  而在更深层次,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想实现永续经营发展,陈振丰认为,一定要抓住“自主研发”的命脉,才能站在产业链的高端。目前,元创把企业资金投入的5%用于研发,坚持车型跟汽车厂配额研发,工装技术跟日本同业结合,软件部分看齐世界高端软件,三管齐下提升技术水平。此外,公司还与重庆本地技术院校签订协议,由学校提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陈振丰认为:我们选对了进入汽车市场的时机,幸运地赶上了汽车业大发展的浪潮,幸运地享受了许多优惠政策拿到了巨额的国家,幸运地收获了今天的成绩。

  但毫无疑问,这些外部条件作用的基础,正是来源于企业家自身在行业大潮中的战略性布局和不断创新、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早在元创在成立之初,参股的六家小企业就抱定信念: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这一策略在企业“抱团”进军时再次发挥功用,使得重庆元创诞生伊始就具备了坚实、科学的发展基础。

  此后,考察评估市场,顺应行业趋势发展;积极培植当地产业链;重视研发,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探索有效管理……元创以务实做派和战略眼光在广阔的西南市场开辟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疆域。

  元创今年的目标年产值是1.5个亿,并且要努力朝西南地区工装行业产出第一名的目标迈进。“比照美国的汽车普及率,中国汽车市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大环境是好的,我们跟着环境走就不会错!。”

  陈振丰站在自己的车间里,身边隆隆作响的车床,锻造出一个个即将驰骋千里雏形,也轰鸣出他事业发展的信心,他提高了讲话的分贝:“赶上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浪潮是幸运的,行业每天都在发展,技术每天都在进步,元创现在的产能只有1亿多,只占的工装产业的1/30,想想未来,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

  而在汽车制造业熙熙攘攘、热火朝天又延伸万里的发展道路上,拥有技术、市场、资金和政策的“四轮驱动”的重庆元创,显然已率先走上了一条永续前行的“快车道”。(记者 李徽 杨丽)